长期以来,我国电网运营呈现“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主体分区域经营的格局。国家电网覆盖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以上;南方电网则主要负责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电网运营。
这种区域划分在特定历史时期有效保障了各电网的稳健发展,但也客观上形成了物理连接背后的“市场隔离”。
换言之,当南方区域水电大发却消纳受阻时,难以高效实现富余水电向国网区域缺电省份的跨区输送;反之,北方富余的新能源电力,也无法在南方用电高峰时段有效提供跨区支援。
“尽管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已通过闽粤联网等工程实现物理相连,却因市场模式、交易规则、技术标准不同,形成了实质上的‘市场分割’。这就导致跨电网经营区输电通道利用率不足。”
建设国内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目标,在于突破地域界限,实现电力资源在国内范围内的畅通流动与高效优化配置。因此,突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之间的界限,推动两大电网市场机制协同运行,构建国内电力资源配置“大循环”格局,是实质建成国内统一电力市场的必由之路。
今年3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第1次采用联合出清方式,成功将桂滇两地5270万千瓦时的绿电,经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输送入上海。此笔交易作为国内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标志着跨经营区交易机制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6月,来自甘、青、蒙等地以及华北直调的风光新能源,通过坤渝直流、长南I线、江城直流等多条输电通道送入广东,成交电量超3400万千瓦时。这是国内第1次多通道、大范围跨经营区绿电交易,为形成常态化的跨电网交易机制积累了经验。
从单通道到多通道、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市场竞争活力充分释放,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性显著提升。“电力跨电网交易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开放,就像是建立了一个覆盖国内的‘网上电力商城’,实现‘电通天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功能特点(LYDJ-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多功能电能质量分析仪”功能简述)
1、仪器是集电能表校验、电参量测试和检测电网中发生波形畸变、电压波动与闪变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为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2、不停电、不改变计量回路、不打开计量设备情况下,在线实负荷检测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3、准确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等多种电参量,从而计算出测试设备回路的测量误差。
4、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矢量图得出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同时,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可自动判断48种接线方式。
5、电流回路可使用钳形互感器进行测量,操作人员无须断开电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可靠的进行测量。
6、可校验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仪表以及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的1A、5A的各种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7、可采用光电、手动、脉冲等方式进行电能表校验。
8、测量分析公用电网供到用户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其测量分析: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网谐波。
9、可显示单相电压、电流波形并可同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波形。
10、负荷波动监视:测量分析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造成的波动。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
11、 电力设备调整及运行过程动态监视,帮助用户解决电力设备调整及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 测试分析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动态参数并对其功能和技术指标作出定量评价
13、具备万年历、时钟功能,实时显示日期及时间。可在现场校验的同时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并通过串口上传至计算机,通过后台管理软件(选配件)实现数据微机化管理。
14、采用大屏幕进口彩色液晶作为显示器,中文操作界面并配有汉字提示信息、多参量显示的液晶显示界面,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1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既可用于现场测量使用,也可用做实验室的标准计量设备。
二、技术指标(LYDJ-4000电力行业新产品“多功能电能质量分析仪”功能简述)
1、输入特性
电压测量范围:0~400V,50V、100V、200V、400V四档自动切换量程。
电流测量范围: 0~5A,内置互感器分为5A(CT)档。钳形互感器为5A(Q)、25A(Q)、100A(Q)、500A(Q)四个档位。
相角测量范围:0~359.9°。
频率测量范围:45~55Hz。
2、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准确度
计量校验部分:
电压:±0.05%(±0.1%)
电流:±0.05%(±0.1%)(钳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功率:±0.2%(±0.5%)(钳形互感器±1.0%)
电能:±0.05%(±0.1%)(钳形互感器±0.5%)
频率:±0.05%(±0.1%)
相位:±0.2°
3、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电能质量
基波电压和电流幅值:基波电压允许误差≤0.5%F.S.;基波电流允许误差≤1%F.S.
基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测量误差:≤0.5°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误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误差:≤0.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误差:≤0.2%
电压偏差误差:≤0.2%
电压变动误差:≤0.2%
闪变误差:≤5%
4、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10℃~ +4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标准电能脉冲常数
标准电能脉冲常数:内置互感器常数(FL)=10000 r/kW·h
钳型互感器常数(FL):
5A
|
25A
|
100A
|
500A
|
10000 r/WK·h
|
2000 r/WK·h
|
500 r/WK·h
|
100 r/WK·h
|
7、重量
重量:2Kg
8、体积
体积:25cm×16cm×6cm
建设国内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而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是国内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性举措。
方案清晰规划了阶段性目标与实施路径。“近期阶段以筑牢基础、打通堵点为目标,依托江城直流、闽粤联网这两个物理连接点,着力打造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实践示范,同时验证机制并积累经验;中期阶段以深化拓展、有序推进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用户侧参与、现货机制及偏差结算等核心规则,实现电力资源在国内范围内的畅通流动与高效互济;远期阶段以规则统一、全方位融合为目标,推动两网经营区内交易与跨经营区交易制度协调发展。”
要实现这一清晰规划的宏伟蓝图,关键在于制度层面的根本性突破。该方案的核心突破正在于此:通过国家顶层设计,系统性构建了覆盖交易品种、可靠校核、结算规则及平台交互等的制度框架,有效破除了阻碍电力资源在国内范围内优化配置的电网间壁垒。
“基于跨电网经营区输电工程的功能定位,方案将中长期交易场景划分为大型直流配套送电、联网互济及相邻省区灵活转供三类,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差异化的交易组织规则,有效兼顾了战略目标与操作弹性。”
以联网互济交易场景中的闽粤联网为切入点,方案设计了闽粤联网工程的成本分摊方式,在保障闽粤两省之间交易优先的前提下,富余能力向全网开放。同时方案提出对闽粤直流非属地主体使用通道“暂按2.56分/千瓦时收取输电费”“输电费50%冲抵两省容量电费”等机制。
康重庆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输电通道利用效率、优化全网负荷平衡,更从根源上为解决电网经营区间利益协调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可复制的范本,是制度设计在协同保障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方面的重要体现。
业内专家普遍指出,“取小原则”是方案实现制度衔接的关键更新。这一原则在可靠校核与交易结算环节,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与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实施“取小”把关,确保交易计划不超过通道送电极限。
具体而言,在跨区域送电时,两调度中心各自可靠送电量进行比较,选择数值更小一方作为能交易的电量;在交易结算时,受入方交易机构以合同电量与实际用电量的较小值作为基准值传递给送出方,后者据此联同绿电交易量再次取小,确定经确认的结算依据。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