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投运,标志着该站正式与新疆主网相连,为下阶段该站低端、顶端直流系统带电调试、全站投运及后续配套的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接入打好基础。
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交流系统的投运是哈重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次交流系统调试于4月26日开始,历时10天,分3个阶段实施,共涉及6条75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站内10串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成套设备、4大组交流滤波器、2台750千伏变压器等近百台(套)设备,启动设备数量多、调试项目覆盖全方位。本次调试包含6大项146小项,需要核对并执行定值单710份、完成操作16330项,站内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各项参数均达到调试要求。
2月,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验收巴里坤换流站交流系统,为启动调试做好准备。现场人员克服验收工期紧、建设与验收同步开展等困难,通过“典型间隔验收+随工验收”方式完成验收。
调试期间,国网新疆电力严格运维管理,集中梳理发现的问题并闭环整改;做好交流系统调试带电区域的隔离和人员管控,确保调试设备保障措施布置到位;检查一次、二次设备状态,确保了调试设备保护定值、参数配置等准确无误。
1.设计用途(LYFA2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全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CT/PT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2.参考标准(LYFA2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全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GB 1207-2006、GB 1208-2006
3.主要特征(LYFA2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全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 支持检测CT和PT
• 满足 GB1207、GB1208等规程要求.
• 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采用智能控制器,操作简单.
• 大屏幕液晶,图形化显示接口.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保存3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22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4.测试仪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LYFA2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全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CT(保护类、计量类)
|
PT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 变比测量
|
• 变比测量
|
• 极性判断
|
• 比差测量
|
• 比差测量
|
• 角差测量
|
• 角差测量
|
• 极性判断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一次通流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二次绕组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铁心自动退磁
|
•二次绕组测试
|
|
• 铁心自动退磁
|
|
表1
5. 测试仪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LYFA2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全功能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项 目
|
参 数
|
工作电源
|
AC220V±10% 、50Hz
|
设备输出
|
0~2500V(0-20A)
|
输出电流
|
0~600A(0-5V)
|
二次绕组
电阻测量
|
范围
|
0~300Ω
|
精度
|
0.5%±1mΩ
|
二次实际
负荷测量
|
范围
|
0~300VA
|
精度
|
≤0.5%
|
CT/PT
角差测量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1min
|
CT/PT
比差测量
|
精度
|
≤0.05%
|
分辨率
|
0.1
|
CT
变比测量
|
范围
|
1-50000
|
精度
|
≤0.5%
|
PT
变比测量
|
范围
|
1-10000
|
精度
|
≤0.5%
|
工作环境
|
温度:-10℃~ 40℃,湿度:≤90%,海拔高度:≤1000m
|
尺寸
|
380mm ×240mm×260mm
|
重量
|
≤22Kg
|
表2
5.1.工作条件要求
1.输入电压 220Vac±10%、额定频率 50Hz;
2.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可靠;
3.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5℃;
4.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6. 产品硬件结构
6.1.面板结构: (图1)
图一
6.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 显示器标志
3 ——通讯口
4 —— 打印机
5 —— 液晶显示器
6 —— 控制器
7 ——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 CT变比/极性(角差/比差)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9 —— CT/PT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CT/PT负荷试验端口
10 —— PT变比/极性(角差/比差试验)时,一次侧接入端口
11 —— PT变比/极性(角差/比差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 CT/PT直阻测试端口
13 —— 过流保护(功率)开关
14 —— 主机开关
15 —— 主机电源插座
16、17、18、19、20、21、——测试项目接线简图
国网新疆电力联合国网信通公司、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武汉光迅公司等单位,在750千伏巴州—罗布泊段光缆线路上成功完成国内电力领域第1个单波400G波分系统超长距无中继传输链路搭建,实现了355公里传输距离的稳定运行,标志着电力通信网络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融合方向演进迈出重要一步。
随着现代能源体系加速构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当前,各级10G速率SDH、100G速率OTN网络已难以满足未来全景视频监控、全景数据采集、算力网络建设等大容量电力业务承载需求。构建更高容量、更高速率、更高效率的新一代超大容量光网络,成为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与电信行业不同,国家电网公司以特高压为骨干的交直流大电网,光缆具有站距大、广泛应用OPGW的特点,在电力400G波分技术应用方面面临超长距离光路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挑战。
为了攻克电力通信网络面临的超长距离、大容量传输难题,国网新疆电力携手国网系统多家单位,积极探索更新技术路径。经过一年的技术攻关,项目组成功构建了基于高阶拉曼的大容量超长距光传输系统模型,并优化了光功率均衡和非线性效应抑制等关键技术。通过在罗布泊侧叠加100公里测试光纤,成功实现了极大31波400G光传输链路在355公里距离的稳定运行,系统各项指标均满足光路运行要求。
此传输链路的成功试点应用,将显著提升电力通信骨干网络的传输性能和业务承载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