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3
img42
img42

国家电网新标雷电冲击发生器使用方法

±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可靠稳定控制系统调试完成并投用,为工程后续投运与电力外送打牢基础。

可靠稳定控制系统能缓解特殊情况下直流输电工程对交流主网的冲击,保障直流输电工程可靠运行。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甘肃乃至西北电网保障,加之该工程配套电源以新能源电源为主,可靠稳定控制系统系统设计难度较高。为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更新应用可控资源池系统保护技术,构建宁蒙陇直流群协控系统,将宁蒙陇地区近2000万千瓦的常规电源、新能源电源控制资源纳入直流稳定控制范围,通过分层、分级优化调用水、火、风、光、储多类型稳定控制资源,满足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外送的稳定控制需求。

据了解,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送端可靠稳定控制系统涉及的改造、调试装置共38套,分布于甘肃、宁夏的14座场站。为确保可靠稳定控制系统现场实施工作顺利开展,国网西北分部自1月底与国网的特高压部、国调中心、相关省(自治区)调度控制中心多次协商调试工作安排,精心编制现场调试大纲、工作方案与反事故措施预案,组建了现场调试团队,用时12天完成了1186项调试测试项目。

产品概述(LYCJ2000国家电网新标雷电冲击发生器使用方法

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适用于10KV及以下空气间隙、电抗器开关、绝缘子串、套管、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等试品进行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全波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设备组成(LYCJ2000国家电网新标雷电冲击发生器使用方法
本技术资料是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柜、套管等等绝缘设备做雷电冲击试验需要而编制的技术文件。冲击电压发生器成套试验设备由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100kV直流充电装置、DF-200kV400PF弱阻尼电容分压器、计算机测量、触摸屏控制系统等组成。

 

结构特点(含直流充电装置)(LYCJ2000国家电网新标雷电冲击发生器使用方法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结构采用四柱H结构形式,由单只法兰构成的钢体支架平行外挂两只电容器,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组成1级。本体设备为2级,组成组合塔式结构,各级逐级叠接,拆装检修方便,整体结构稳定。

所有同步放电球均装在封闭的绝缘筒内,每级球隙处均装有放电观察窗,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供给过滤的干净空气,球隙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放电稳定可靠,构成封闭的点火放电系统;同时每级回路内装有并联放电间隙,所有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同步放电的范围。

主电容采用金属外壳套管脉冲电容器,复合膜油浸绝缘, 体积小,重量轻,电容器固有电感小于0.2μH。电容器出线套管承受垂直拉力10Kg

调波电阻为板形结构,环氧浇铸,无感绕法,接头均为弹簧压接式,换接方便,允许多支电阻同时并联使用。用短路杆插接可以方便迅速地使发生器串并联运行。

自动接地系统:电容器的高压端各有一套自动接地装置,当停止充电或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时自动接地系统启动,发生器主电容通过放电电阻自动接地。

采用单边半波整流充电方式,充电电压为100kV。手动、自动控制调压,从零至100KV连续可调,点火放电瞬间充电电源自动关断,保护了充电变压器和调压系统的保障。整流硅堆、充电变压器、保护电阻和直流电阻分压器等均安装在本体上,构成充电、整流、本体一体化充电装置,外形简洁、美观。

产品特点(LYCJ2000国家电网新标雷电冲击发生器使用方法

技术特点与优势:
工业计算机+PLC光纤控制系统,全自动控制试验。
极性自动切换
工业计算机与PLC采用多模式光纤通讯
示波器与电脑采用USB通讯
设备整体配有刚带接地或电磁铁接地系统

检测设备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依据标准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 测量系统》
YD
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T16896.1-1997
高电压冲击试验用数字记录仪
ZB F24 001-90
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
GB191 
包装运标志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813-89 
冲击试验用示波器及峰值表
DL/T 848.5-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第5部分 冲击电压发生器
DL/T846.1-2003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1部分: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
JB/T563-1993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订货技术条件
JB/T8169-199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方案编制说明
本套设备主要是为满足10KV以下的变压器 互感器 开关柜 套管等等电气设备的雷电全波和冲击电流试验。
设备全套基本配置有充电装置、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冲击弱阻尼电容分压器、测量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详细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雷电冲击电压输出:1.2μs(±30%50μs(±20%
电压:标称电压20200kV(±1%)。
使用条件
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温度: -15℃~+50
相对湿度: ≤85%(20℃)
使用环境: 户内
无导电尘埃
接地电阻 0.5Ω
无火灾及爆炸危险
耐震能力: 8级烈度
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绝缘的气体存在
电源电压的波形为实际正弦波,波形畸变率<5%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值为6度。
 

发生器主要技术参数
标称电压:±200 kV
额定能量:10kJ
额定冲击电容量:0.5μF
额定充电电压:100 kV
级数:2
级电容量:1μF
级能量:5kJ

 

冲击电压波形试验。1.230%s /5020%s,幅值3%
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及其偏差均符合有关GB311GB13.2  GB16927.2冲击电压参数;

*低输出电压: >20Un

同步范围:级电压在20%100%额定电压范围内,正负极性同步范围不小于20%(脉冲放大器点火脉冲>±10 kV)

同步放电失控率:<2%

冲击试验次数设定范围:099 次 调节精度 1 

点火范围:20%-100%Un

充电电压不稳定度:<±1.0%
基准电压调节范围:0.0100.0 kV 调节精度 0.1 kV
充电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偏差:<±1.0%
持续时间:80%额定电压以上间断工作,80%额定电压以下,可连续运行。

全球很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第1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此次试验。

试验聚焦储能电站近端离网、并网人工短路两大场景,采用“三步走”方案,首阶段通过单支路离网短路试验验证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第2阶段以多支路联合运行测试孤岛场景稳定性,第3阶段通过全功率并网试验精准获取系统响应速度、调节能力及短路电流限制效果等关键参数,全方位检验构网型储能在极端工况下的技术性能。

试验依托第1个百兆瓦级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开展。该电站总装机224.5兆瓦/889兆瓦时,其中构网型储能容量达108兆瓦/430兆瓦时。试验地海西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24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5%以上,是我国极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典型代表。据了解,青海作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省级示范区,已建成两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实现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双主体”占比,为此次试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据介绍,此次试验成果不仅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可靠运行提供核心参数,还将支撑我国“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大规模外送技术研究,助力解决新能源占比超50%的省级电网保障难题,同时为偏远地区微电网、应急供电等场景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img42
img45
上海来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56774665, 021-56653661, 021-56774695, 021-66401707, 13801861238, 13564529000,    传真:021-56774695
地址:上海市汶水路8号  邮编:200072
沪ICP备09077764号-18
 
主营产品:高压开关测试仪校准装置三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三相微机控制继电保护测试仪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升流器核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