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用“无人机+双光检测”“无人机+三维建模”等智能巡检技术对1000千伏曹湖线、湖高线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全方位巡检。
针对曹湖线、湖高线等特高压输电线路湖区段空气湿度常年在75%以上、鸟类活动多、植物生长迅速等实际,国网山东电力运维专业员工在巡检中第1次应用双光融合巡检系统,借助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双光谱设备,精准捕捉线路金具磨损、绝缘子破损等机械损伤,识别线夹发热、接点过热等隐蔽缺陷,效率较人工巡检提升了4倍。
为解决特高压输电线路通道下方树障较多的问题,国网山东电力应用激光雷达三维建模技术,通过无人机采集相关线路的百万的级别点云数据,构建起厘米级精度的数字孪生通道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林木生长趋势,实现了树障“生长预测-自动预警-精准定位”的全链条管理,将特高压输电线路通道树障隐患识别响应速度提升了80%。
国网山东电力应用可见光巡检、红外热成像诊断、数字通道建模等技术,构建“空天地”协同的立体防控体系,还建立“问题发现-技术研发-成果应用”闭环机制,持续深化“无人机”更新应用,推动输电线路运维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以技术更新保障作业现场质效,提升特高压电网可靠运行水平。
一、产品概述(LYZJ-6六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在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及大型石油化工厂矿,企业都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其内部绝缘大都是充油绝缘型的,绝缘油的介电强度是必测的常规试验。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公司依据国家标准GB/T507-2002、行标DL429.9-91以及*新的电力行业标准DL/T846.7-2004自行研发、生产了系列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仪。本仪器以单片微计算机为核心,实现了测试全部自动化,测量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主要功能及特点(LYZJ-6六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1、采用微处理器,六杯一体,自动完成升压、保持、搅拌、静放、计算、打印等操作,可在0~80KV范围内进行油循环耐压试验。
2、大屏幕液晶显示,汉字菜单提示。
3、本仪器操作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设置,仪器将会按照设定自动完成1-6个油杯的耐压试验。每个油杯,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会自动存储,试验完成后,热敏打印机可打印出各油杯各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
4、掉电保持,可存储100个实验结果,并可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
5、采用单片机控制进行匀速升压,电压频率准确到50HZ,使得整个过程便于控制。
6、具有过压、过流、限位等保护,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保障。
7、具有温度测量显示功能以及系统时钟显示。
8、标准RS232接口,可与计算机通信。
三、主要技术指标(LYZJ-6六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1、输出电压:0~80KV(可选)
2、电压畸变率:<3%
3、升压速度:2.0~3.5KV/S(可调)
4、静放时间:15分(可调)
5、升压间隔:5分(可调)
6、升压次数:1~6次
7、升压器容量:1.5KVA
8、测量精度:±3%
9、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1 Hz
10、功率:200W
11、适用温度:0℃~45℃
12、适用湿度:<75%RH
13、外形尺寸:760×670×780
四、面板说明(LYZJ-6六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① 热敏打印机--打印测试结果
② 液晶显示器--显示菜单和各种提示及测试结果
③ 操作按键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增设置数值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减设置数值
选择--用此键可选择各项功能,反白光标所在项为被选中项
确认--功能执行键
返回--退出操作界面
④ 杯位指示灯—灯亮表示该号杯为当前测试杯位
⑤ 电源开关与指示
五、操作方法(LYZJ-6六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
1、测试前准备
① 本仪器在使用前应首先将接地端子(设备的右侧面)与地线联接牢固,要特别注意不能虚接。
② 按标准提取油样,用标准规调整好油杯内电极距离,按有关要求清洗油杯,然后将油样倒入油杯,关闭箱盖。
③ 上述各项确认无误后,接入AC220V电源,准备进行试验。
2、测试开始
① 按下电源开关,进入如下界面:
② 系统参数设置:
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升压设置: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杯位设置:根据用户测试的油样放置的油杯位为准。
打印设置:用户自行选择。
时钟设置:用户需要校时时可自行更改。

设置完毕,按“返回”键退出此界面。
③ 开始试验
按“选择”键,选中“开始试验”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测试从1号杯开始,1号杯位灯亮,界面显示“正在升压”、“搅拌、降压以及延时······”,按顺序做完6个杯位,再重新从1号杯开始测试,直到完成用户设置的升压次数,蜂鸣器发出响声,按“返回”键返回初始界面。
④ 数据浏览打印:
按“选择”键,选中“数据浏览打印”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上翻”或“下翻”,选择需要打印的记录,选择“打印”既可。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方位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试点工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科学部署,严格落实“六精四化”建设要求,一是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按照做优工程设计、做实“先签后建”和做细“三图一表”的工作要求,系统开展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策划。二是建立“全过程BIM应用+智慧工地”指挥中心,精准掌控各放线段流水化施工进展,以信息化、数字化管控为手段,指导预警纠偏。三是大力推行“机械化施工、流水化作业”新模式,并在特高压工程中第1次更新应用螺旋锚基础技术,相比传统铁塔基础作业,螺旋锚基础具有零开挖、零弃土、零扰动等显著优势,3天即可完成单基铁塔基础作业,实现了特高压基础施工从“开挖+绑扎+浇筑+养护”向“拧螺丝入地”的技术飞跃。
工程建设过程中,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工程建管单位及属地公司工作目标和职责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和考评机制。建立了以县、镇、村三级行政单位、属地供电公司和工程各参建单位为主体的协调工作小组,常态化保障工程的建设推进。梳理形成“先签后建”工作一本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制度,通过组织、协调、监督、评价,有序推动项目建设,进一步确保了工程本体与通道清理工作同步完成的建设目标。
据悉,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国家“三交九直”特高压输电工程的九直之一,是我国第1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起于宁夏中宁换流站,止于湖南衡阳换流站,全长约1633.5公里,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甘肃段全长184千米,新建铁塔347基,于2023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线路经过平凉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质区域、穿越天水小陇山无人区,跨越高速公路3处、电气化铁路1处,750千伏输电线路2处、33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100余处,计划2025年5月30日具备带电投运条件。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