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杯油耐压试验仪应用领域一、产品概述
在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及大型石油化工厂矿,企业都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其内部绝缘大都是充油绝缘型的,绝缘油的介电强度是必测的常规试验。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公司依据国家标准GB/T507-2002、行标DL429.9-91以及*新的电力行业标准DL/T846.7-2004自行研发、生产了系列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仪。本仪器以单片微计算机为核心,实现了测试全部自动化,测量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六杯油耐压试验仪应用领域二、主要功能及特点
1、采用微处理器,六杯一体,自动完成升压、保持、搅拌、静放、计算、打印等操作,可在0~80KV范围内进行油循环耐压试验。
2、大屏幕液晶显示,汉字菜单提示。
3、本仪器操作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进行简单的设置,仪器将会按照设定自动完成1-6个油杯的耐压试验。每个油杯,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会自动存储,试验完成后,热敏打印机可打印出各油杯各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
4、掉电保持,可存储100个实验结果,并可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湿度。
5、采用单片机控制进行匀速升压,电压频率准确到50HZ,使得整个过程便于控制。
6、具有过压、过流、限位等保护,以保障操作人员的**。
7、具有温度测量显示功能以及系统时钟显示。
8、标准RS232接口,可与计算机通信。
六杯油耐压试验仪应用领域三、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0~80KV(可选)
2、电压畸变率:<3%
3、升压速度:2.0~3.5KV/S(可调)
4、静放时间:15分(可调)
5、升压间隔:5分(可调)
6、升压次数:1~6次
7、升压器容量:1.5KVA
8、测量精度:±3%
9、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1 Hz
10、功率:200W
11、适用温度:0℃~45℃
12、适用湿度:<75%RH
13、外形尺寸:760×670×780
六杯油耐压试验仪应用领域四、面板说明
① 热敏打印机--打印测试结果
② 液晶显示器--显示菜单和各种提示及测试结果
③ 操作按键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增设置数值
--在按下“选择”键后,按此键可递减设置数值
选择--用此键可选择各项功能,反白光标所在项为被选中项
确认--功能执行键
返回--退出操作界面
④ 杯位指示灯—灯亮表示该号杯为当前测试杯位
⑤ 电源开关与指示
六杯油耐压试验仪应用领域五、操作方法
1、测试前准备
① 本仪器在使用前应首先将接地端子(设备的右侧面)与地线联接牢固,要特别注意不能虚接。
② 按标准提取油样,用标准规调整好油杯内电极距离,按有关要求清洗油杯,然后将油样倒入油杯,关闭箱盖。
③ 上述各项确认无误后,接入AC220V电源,准备进行试验。
2、测试开始
① 按下电源开关,进入如下界面:
② 系统参数设置:
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升压设置: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杯位设置:根据用户测试的油样放置的油杯位为准。
打印设置:用户自行选择。
时钟设置:用户需要校时时可自行更改。
设置完毕,按“返回”键退出此界面。
③ 开始试验:
按“选择”键,选中“开始试验”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测试从1号杯开始,1号杯位灯亮,界面显示“正在升压”、“搅拌、降压以及延时······”,按顺序做完6个杯位,再重新从1号杯开始测试,直到完成用户设置的升压次数,蜂鸣器发出响声,按“返回”键返回初始界面。
④ 数据浏览打印:
按“选择”键,选中“数据浏览打印”菜单,按“确认”键,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上翻”或“下翻”,选择需要打印的记录,选择“打印”既可。
六、注意事项
1、试验前油样的选择,安放及电极间的距离应符合国标及行标。
2、电源接通后,严禁操作人员或其它人员触及外壳,以免发生危险。
3、本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
七、维护与保养
1、避免将本仪器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
2、油杯和电极需保持清洁,在停用期间,应盛以新变压器油保护。再次使用前,检查电极间距离有无变化,电极头与电极杆丝扣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旋紧。
3、油杯箱内高压电磁开关是充油绝缘型的,应定期通过透明的开关壳体观察油面,如油面距顶部丝堵间距离超过10mm应旋开丝堵补充符合GB2536的25号变压器油。
八、油杯清洗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
1、油杯清洗方法
⑴ 用洁净的绸布反复擦拭电极表面和电极杆。
⑵ 用标准规调整好电极间距。
⑶ 用石油醚(忌用其它有机溶剂)清洗3次,每次须按以下方法进行:
① 将石油醚倒入油杯,占油杯容量的1/4~1/3。
② 把一块用石油醚冲洗过的玻璃片盖住油杯口,均匀摇晃一分钟,注意要有一定力度。
③ 将石油醚倒掉,用吹风机吹干2~3分钟。
⑷ 用待测油样清洗1~3次。
① 将待测油样倒入油杯,约1/4~1/3。
② 用吹干的玻璃片盖住油杯,均匀摇晃1~2分钟,注意要有一定力度。
③ 倒掉剩余油样之后即可做打压实验。
2、搅拌桨清洗方法
⑴ 用干净的绸布反复擦拭搅拌桨,直至表面无细小颗粒,忌用手接触搅拌桨表面。
⑵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浸入石油醚中反复洗涮。
⑶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用吹风机吹干。
⑷ 用镊子夹住搅拌桨浸入待测油样内反复洗涮。
3、油杯储放
方法1:实验完毕后,用质量较好的绝缘油倒满油杯,并将油杯平稳放置。
方法2:按上述清洗方法用石油醚清洗吹干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储存。
注:**次测试前和测试劣质油后必须按上述方法清洗油杯和搅拌浆。
4、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⑴ 电源指示灯不亮,屏幕无显示
①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
② 检查电源插座内的保险管是否完好
③ 检查插座是否有电
⑵ 油杯无击穿现象
① 检查线路板接插件插接是否到位
② 检查箱盖高压开关是否接触好
③ 检查是否高压接点无吸合
④ 检查是否存在高压断线
⑶ 显示器对比度不够
① 调节线路板上的调节电位器
⑷ 打印机不打印
① 检查打印机电源线是否插接到位
② 检查打印机数据线是否插接到位
日前有读者来信反映,四川宜宾市高县逾百农民工多次讨薪无果。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前往高县,跟随农民工去讨薪,看到的问题一箩筐。从“农民工按规定办卡,却被要求统一上交管理”,到“签订协议承诺掏钱,却以没盖章为由不认账”,再到“数次上报工资表,却一直没有下文”……新问题连着老问题,环环相“扣”。
推诿与傲慢的背后,是狡黠与冷漠。比如工程承包商“偷天换日”,尽管给农民工工资设立了专门账户,但并没有专款专用;开发商出尔反尔,老账未结,又增新欠。“干到7月份,才**次领到工资,这也是2019年的唯壹一次工资”,这种令人齿冷的行径,不仅寒了农民工的心,也践踏了相关制度的尊严。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方位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更是明确要求,农民工工资应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但在高县的讨薪事件中,开发商和承包商并未做到专款专用,更没有依法按月足额给农民工发货币工资。
梳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无论承包商还是开发商,都存在不规范之处,甚至涉嫌违法违规。他们三番五次地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视法律尊严,无视公序良俗,无视世道人心,理应受到约束和惩戒。
众所周知,解决好欠薪问题,是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报道中提及的这起事件,再次说明应该进一步压实责任,标本兼治,对欠薪问题反复抓、抓到底,决不能让广大农民工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报。追本溯源,积极“清欠”,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报酬,是人社、住建等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落实欠薪发生地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地)县级政府具体负责的属地责任和人社部门监管责任,对工作不到位的要问责。问责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求职能部门提高责任意识,积极履职尽责,对不法开发商和承包商依法监管。
广大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为国家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为城市发展付出了汗水,理应获得尊严;他们付出了辛苦劳动,更有权利获得应有的报酬。对农民工欠薪不仅违背市场规则,更违背道德良心,违反法治精神。从一个个典型个案入手,通过实现个案正义,为农民工讨回公道,职能部门责无旁贷。
事实上,这些年,国家相关部门在治理欠薪问题上可谓很拼。从明确“恶意欠薪入刑”,到出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从发布全方位解决欠薪的16条具体措施,到将拖欠农民工工资列入“黑名单”;从对省级政府实施年度考核,到开展春节前治欠保支攻坚战……每一个举措都是对现实的回应和关切,都是为了通过制度发力、法律护航,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在这种背景下,高县发生逾百农民工多次讨薪无果,实属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