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赴国网吉林、黑龙江电力调研,检查指导学习教育、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
邵国勇先后调研吉林供电公司新时代员工诉求服务中心、长春供电公司“老变”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和刘洋劳模更新工作室、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李庆长)党员服务队,详细了解企业民主管理、职工更新创效、党员服务队建设等方面情况,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并分别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他强调,要慎终如始抓好学习教育,深入做好总结评估,推动常态长效。要强化党建带领,大力实施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程,总结推广党员服务队经验做法。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设计用途(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CT/PT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二.参考标准(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GB 1207-2006、GB 1208-2006
三.主要特征(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 支持检测CT和PT
• 满足 GB1207、GB1208等规程要求
• 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操作简便,带有智能提示,使用户更易上手操作
• 大屏幕液晶,图形化显示接口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保存3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22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四.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表1
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表2
5.1.工作条件要求
输入电压 220Vac±10%、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可靠;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六. 硬件结构(LYFA3000电力市场需求“便携式互感器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6.1.面板结构: (图1)
图1
6.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U盘转存口
3 ——打印机
4 ——液晶显示器
5 ——控制器
6 ——过流保护(功率)开关
7 ——P1、P2: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S1、S2: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9 ——K1、K2:CT/PT励磁(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
10 ——A、X :PT变比/极性时,一次侧接入端口
11 ——a、x :PT变比/极性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D1、D2 :CT/PT 二次直阻测试时,二次侧接入端口(选配)
13 ——主机电源开关
14 ——主机电源插座
15 、16、17、18、19、20——主要功能接线简图
七.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绍
7.1、控制器使用方法
控制器有三种操作状态:“左转”,“右旋”,“按下”。使用控制器的这三种操作可以方便的用来移动光标、输入数据和选定项目等。
7.2、主菜单 (见图2)
开机之后默认进入CT测试,C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一次通流” 、“数据查询”、“退磁” 、“PT”10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2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CT 时,表示当前为CT测试。旋转光标到“PT”并按下,则进入PT测试界面,如图3。
P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压”、“数据查询”、“退磁” 、“CT”9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3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PT 时表示当前为PT测试。旋转光标到“CT”并按下,则进入CT测试界面,如图2。

图2, CT主界面 图3,PT主界面
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与国电南瑞稳定分公司牵头完成的“信息物理耦合驱动的电力二次系统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电力二次系统故障防御技术整体处于先进水平。
据了解,这一项目针对二次系统故障引发的一次系统风险难题,以西南电网为技术策源地,整合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二次专业中坚力量,联合8家产学研单位,依托多项国家的级别、公司级以及国网西南分部科技项目开展系统性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历时7年,围绕故障传递演化机理、状态感知与故障辨识、风险在线评估、故障协同防御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起有效技术体系并研发系列装备。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西南、西北、华北等多区域电网企业及发电企业广泛应用。项目成果突破传统单一系统分析局限,为跨域风险防控提供理论框架与解决范本,推动二次系统故障防御及运维技术迭代升级,支撑小概率高风险场景主动防御研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好保障。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