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可靠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以*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是未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主体,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行业发展格局。
新型电力系统是高比例新能源、高度电子化、宽频域振荡的电力系统,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各个环节通过电力流和信息流耦合联动,并与外界进行能量和数字交互,拥有全域互联、高效感知、海量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能力,具有低碳高效、可靠可控、柔性开放、智能交互、价值创造的特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实现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求电网积极探索“源网荷储”深度联动的系统发展路径,寻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而元宇宙技术作为数字孪生技术、5G、云计算、XR、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集大成者,能够更高效的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一、概 述(LYZJ-VGB2002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是我公司全体科研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GB507-1986及行标DL/T846.7-2004的有关规定,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长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开发的高准确度、全数字化工业仪器。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该系列仪器可分为单杯三杯及多杯等型号。仪器操作简便,造型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全自动数字化微机控制,所以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方便可靠。
二、特点(LYZJ-VGB2002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1. 仪器采用大容量单片机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2. 仪器内设宽范围看门狗电路杜绝了死机现象;
3. 多种操作选择,仪器程序设有GB507-1986、GB507-2002两种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DL/429、国际标准IEC156及自定义操作,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多种选择;
4. 仪器油杯采用特种玻璃一次浇铸成型,杜绝了漏油等干扰现象的发生;
5. 仪器独特的高压端采样设计让测试值直接进入A/D转换器,避免了在模拟电路中造成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6. 仪器内部具有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好;
7. 便携式结构,易于移动,户内外使用均很方便。
三、技术指标(LYZJ-VGB2002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1. 升压器容量 1.5 kVA
2. 升压速度 0.5kV/s-5.0kV/s(每0.5递增)十档任选
误 差 0.2kV/s
3. 输出电压 0~80 kV(可选)
4. 电压精度 ±(2%读数+2字)
5. 电源畸变率 <1%
6. 电极间隙 标准2.5 mm
7. 试验次数 6 次(1-10次可选)
8. 静放时间 900S(0-5900 S可选)
9.间隔静止时间 300S(0-5900S可选)
10.搅拌时间 15S(0-99S可选)
11.显示方式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12.通讯接口 标配232通讯接口。
13.外形尺寸 长430 mm;宽350 mm; 高370 mm
14.仪器重量 36 kg
四、使用条件(LYZJ-VGB2002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1. 环境温度 0~40℃
2. 相对湿度 ≤ 85%
3. 工作电源 AC 220V ± 20%
4. 电源频率 50 Hz ± 5 Hz
5. 功率消耗 <200 W
五、机箱及面板部件说明(LYZJ-VGB2002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1. 液晶屏 显示日期、时间、操作参数、测试结果、操作菜单提示等相关信息;
2. 功能键 选择设置操作参数;
3. 打印机 打印测试结果;
4. 按压开关 按压此处打开或闭合箱盖;
5. 指示灯 灯亮时表示相关操作步骤正在进行中;
6. 油杯箱盖 打开后放入或取出油杯,关闭后方可进行测试;
7. 温湿传感器 测量摄氏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加以显示;
8. 地线柱 可靠的地线连接柱;
9. 电源插座与开关 良好插接AC220V 50Hz电源线;
六、操作步骤图解
1. 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液晶屏显示开机页面(图1)

2. 在图1页面下,按设置键进入下一个页面(图2);

3. 在图2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GB1986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国标1986设置子页面(图3)。

在图3页面下,按+或-键设置停升电压,其默认值是80 kV,可选范围10 kV~80 kV(档位增量10 kV)。选择好后按确认键返回开机页面,按开始键进行测试。
注:图3页面选择键是为多杯位选择预留的!
4. 在图2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GB2002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国标2002设置子页面(图4)。

在图4页面下,按+或-键设置停升电压,其默认值是80 kV,可选范围10 kV~80 kV(档位增量10 kV)。选择好后按确认键返回开机页面,按开始键进行测试。
注:图4页面选择键是为多杯位选择预留的!
其他标准设定方法与国标相同!
5. 在图2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时间设置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时间设置子页面(图5)。

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年、月、日、时、分处,按+或-键选择具体数值后,按确认键确认,并返回开机页面;
6. 在图2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至自定义设置处,按确认键即可进入自定义设置子页面(图6);

在图6页面下,按选择键移动光标到相应的选项,再按+或-键可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其中:
静置时间 可选范围1~99 min(档位增量 1 min);
间隔时间 可选范围1~99 min(档位增量1 min);
搅拌时间 可选范围1~99s(档位增量1s);
停升电压 可选范围10~80 kV(档位增量10kV)。当仪器升压到停升电压以后将停止升压,并进入到保持状态。若持续15 s无击穿,仪器将默认当前停升电压为绝缘油击穿电压;
打压次数 可选范围1~10次(档位增量1次);设置好后按返回键返回开始页面并保存所设定数据,按开始键进行测试。
7. 每次击穿电压值和轮回次数自动存储,测量完毕后显示测试完毕,然后按确认键返回到开机页面(图1),按打印或显示键进入油杯每次击穿电压值和平均值的存储记录(图7)。

按打印键打印测试结果,按返回键返回开机页面(图1)。此界面有数据上传功能,可通过232接口与电脑相连,并按上传键,可对电脑上传相应数据。
元宇宙技术强调以全息构建、全息仿真、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融合为基础实现“虚实双向交互”,其关键价值在于深度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电网数字化转型升级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少场景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电力调度运行、电网暂态实时互动等方面存在不足。推动元宇宙技术高度融入电力网络,构建物理电网在虚拟空间完整映射与实时互动的“电网元宇宙”,通过电网状态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实现“由实向虚”,通过智能分析、科学决策、实时优化运行控制实现“由虚向实”,能够加强电网感知、决策、控制能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推进智能输电、配电、用电领域升级,为全方位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运行复杂性和风险挑战做好准备。
(一)提升电源侧功率预测能力
一方面,发电功率预测是新能源电网端进行场站控制,保障新能源电力可靠接入电网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正持续加强对新能源功率预测的考核,功率预测准确性成为影响电站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精准的功率预测有利于电网调度部门的决策,进而减少弃风、弃光、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电磁干扰等导致的发电损失和系统稳定性问题,增强新能源场站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机器学习、AI技术、数据清洗技术等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应用,“电网元宇宙”可将NWP数据、新能源运行实测数据和新能源地理信息数据等进行整合,建立“算法模型”,提升新能源场站出电的可预测性。
(二)挖掘电网侧海量数据潜力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新能源的大量接入,电力生产的计量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电网由单纯的电力输送网络转变为能源综合利用平台。电网复杂化、潮流概率化、电网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凸显,“电网元宇宙”将深挖电力数据潜力,进一步加强电网省间互联互通,助力电网向有源供电网络、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智能微电网等多种形式并行发展,为电网带来更深层次的主、配电网融合和更大的优化空间。
(三)扩大负荷侧响应广度深度
新型电力系统调控方式不同于传统,需要电网侧和负荷侧的双向协调互动,负荷侧调节的深度参与将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电网元宇宙”应用前沿的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消除负荷侧数据孤岛,构建智能化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负荷用电需求预测、负荷精准调控和用户常态化、精细化的用能管理,从全业务范围、全区域广度、全时间尺度多个维度提升负荷侧响应能力。
(四)提升储能侧的储能保障性
储能是电力系统中的特殊环节,是增强电网柔性的主要途径,可与源、网、荷等灵活组合。当前我国储能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储能设施建设规模与新能源发展同频增长,单体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加上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储能侧保障问题凸显。“电网元宇宙”可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储能系统的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运维、故障诊断和自恢复、消防可靠协调、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场景。同时,赋能储能系统设计和策略优化,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