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Q三倍频感应耐压发生器电力施工单位的必备神器一、产品概述
变压器和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是保证变压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一项重要试验。变压器绕组的匝间、层间、段间及相间绝缘的纵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则是变压器绝缘试验中的重要项目。基于纵绝缘试验中的特殊性,需要通过施加倍频电源装置,以提高绕组间绝缘的试验电压,从而达到耐压试验的目的。
SBF三倍频发生器是为满足上述要求而设计制造,经过广大用户使用证明: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能较好地满足变压器、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的需要。
SFQ三倍频感应耐压发生器电力施工单位的必备神器二、工作原理
该装置是由三台单相变压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一
三台单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成星形,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因为加在一次绕组上的电压较高,铁芯饱和,三台单相变压器磁通中都有基频分量和三倍频分量,三台单相变压器二次开口三角形连接使基频分量相抵消,从而实行开口三角的倍频电压输出,并通过绕组外接单相调压器,即可实现三倍频电压的调节。
SFQ三倍频感应耐压发生器电力施工单位的必备神器三、技术参数
容 量KVA
|
输入电压(三相)
|
输出电压
|
输出电流
|
外形尺寸
|
质 量
|
3
|
380V
|
260V
|
20A
|
450×250×320
|
40kg
|
5
|
380V
|
400V
|
20A
|
470×260×320
|
50KG
|
12
|
380V
|
560V
|
25A
|
490×260×335
|
78kg
|
24
|
380V
|
640V
|
30A
|
680×280×400
|
150kg
|
SFQ三倍频感应耐压发生器电力施工单位的必备神器四、使用方法
本装置为分体式设备。即三倍频发生器和三倍频控制装置,并设有过滤保护,电流表、三倍频输出、电压表,以进行监视和便于使用,其控制装置面板上接线柱与主机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按接线图将本装置接入线路中,注意设备接地)
工作电源输入
|
三倍频三相输入
|
单相150HZ
|
单相150HZ
|
接地
|
单相220V
|
380V
|
输入
|
输出
|
|
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接通电源,合上空气开关,则控制装置绿色指示灯亮。
2、将调压器回零,启动红色按钮,则三倍频发生器通电运行,调压器等待升压。
3、将调压器调压至试验所需电压值且严密监视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作好详细记录。
4、如在试验过程中,被试品出现匝间、层间或段间、相间绝缘击穿现象,则控制回路中试验电流增大,继电器可立即跳闸,断电。
5、试验完毕,将调压器退回零位。
SFQ三倍频感应耐压发生器电力施工单位的必备神器五、外接补偿问题:
对容性负载如高压试验变压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可不外接补偿,或外接感性补偿。对感性负载,一般外接容性补偿,其补偿值为感性负载容量的50%。
六、设备维修及保养:
本设备请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本产品免费保修壹年。
七、产品成套:
1、SFQ三倍频发生器 一台
2、使用说明书 一份
3、合格证 一份
4、试验报告 一份
5、产品保修卡 一份
医学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医史学家说:“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不仅,而且使患者调整以适应其社会环境”。随着时代发展,医疗服务的内涵不断丰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意味着,更意味着患者的就医体验不断提升,获得感持续增加。因此,医院对于医疗可靠与质量的追求应当永无止境。在日前颁发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的名单中,一次出现一家医疗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疗质量获得国家认可,对于医院来说,这既是鼓舞,更是鞭策。
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可靠。2016年,我国颁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这是中国一部关于医疗质量的法律性文件,标注着我国在医院可靠质量把控方面的努力和进步。然而现实中,类似给错药、手术开错边等医疗差错仍然存在。事关生命,我们必须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构建非惩罚性的不好事件上报体系,秉持可靠一、质量先行的态度,将可靠和质量融入医院文化和质量管理体系中,做到知行合一。
医疗质量重在持续改进。以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为例,“Time Is Brain”(意为“时间就是大脑”)的口号意味着脑细胞的凋零、死亡与时间密切相关,按普通急诊常规去挂号、就诊、交费、化验、拍片、取药、诊治,时间大多花在流程上而非救治上,患者可靠无法保证。鉴于此,我们开设脑卒中绿色通道,想方设法去节省时间,通过全员参与流程再造,细化每个环节的标准时间,精准到秒,在医疗的每个环节上与时间赛跑。在这个流程中,就诊、评估、影像学、化验检查等快速并行;设备跟着患者走,不再与人形成物理分离;医护人员实施全程监控、信息化作业,一时间收取浏览检查结果……通过不断完善,整套救治流程用时从1.5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8分钟,使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溶栓,减少了梗死脑组织的损伤,降低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
在院内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医院又进一步将改进延伸至院外,打通院前、院内急救环节,急救医生在救护车上将患者信息发到接诊医院,患者尚未到院,院内医生就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调动资源及所需人员,大限度地保证患者不瘫、不残、不死。
医疗质量决定医疗成效,医学的人文关怀则提升着医疗服务的温度。与其他服务行业不同,患者接受诊治同时进入到医院内部,开始了深度体验。医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还需营造适宜的环境,提升患者的感受。从无声发药到有声发药(用药叮嘱),从低头看电脑到抬头看患者,关注患者本身才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好诠释。树立患者可靠目标,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力度,优化服务细节,注重患者感受,才能让医疗服务有温度,更有效果。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中国从2015年的全球第六十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四十八位,成为医疗质量进步幅度大的国家之一。对于医院来说,我们当以更高要求,着力提升医疗质量,打造可靠医院,坚持扩大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