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Q三倍频试验仪试验过程十分简单一、产品概述
变压器和互感器的感应耐压试验是保证变压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一项重要试验。变压器绕组的匝间、层间、段间及相间绝缘的纵绝缘感应耐压试验,则是变压器绝缘试验中的重要项目。基于纵绝缘试验中的特殊性,需要通过施加倍频电源装置,以提高绕组间绝缘的试验电压,从而达到耐压试验的目的。
SBF三倍频发生器是为满足上述要求而设计制造,经过广大用户使用证明: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能较好地满足变压器、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的需要。
SFQ三倍频试验仪试验过程十分简单二、工作原理
该装置是由三台单相变压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一
三台单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成星形,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因为加在一次绕组上的电压较高,铁芯饱和,三台单相变压器磁通中都有基频分量和三倍频分量,三台单相变压器二次开口三角形连接使基频分量相抵消,从而实行开口三角的倍频电压输出,并通过绕组外接单相调压器,即可实现三倍频电压的调节。
SFQ三倍频试验仪试验过程十分简单三、技术参数
容 量KVA
|
输入电压(三相)
|
输出电压
|
输出电流
|
外形尺寸
|
质 量
|
3
|
380V
|
260V
|
20A
|
450×250×320
|
40kg
|
5
|
380V
|
400V
|
20A
|
470×260×320
|
50KG
|
12
|
380V
|
560V
|
25A
|
490×260×335
|
78kg
|
24
|
380V
|
640V
|
30A
|
680×280×400
|
150kg
|
SFQ三倍频试验仪试验过程十分简单四、使用方法
本装置为分体式设备。即三倍频发生器和三倍频控制装置,并设有过滤保护,电流表、三倍频输出、电压表,以进行监视和便于使用,其控制装置面板上接线柱与主机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按接线图将本装置接入线路中,注意设备接地)
工作电源输入
|
三倍频三相输入
|
单相150HZ
|
单相150HZ
|
接地
|
单相220V
|
380V
|
输入
|
输出
|
|
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接通电源,合上空气开关,则控制装置绿色指示灯亮。
2、将调压器回零,启动红色按钮,则三倍频发生器通电运行,调压器等待升压。
3、将调压器调压至试验所需电压值且严密监视控制装置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作好详细记录。
4、如在试验过程中,被试品出现匝间、层间或段间、相间绝缘击穿现象,则控制回路中试验电流增大,继电器可立即跳闸,断电。
5、试验完毕,将调压器退回零位。
SFQ三倍频试验仪试验过程十分简单五、外接补偿问题:
对容性负载如高压试验变压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可不外接补偿,或外接感性补偿。对感性负载,一般外接容性补偿,其补偿值为感性负载容量的50%。
六、设备维修及保养:
本设备请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本产品免费保修壹年。
七、产品成套:
1、SFQ三倍频发生器 一台
2、使用说明书 一份
3、合格证 一份
4、试验报告 一份
5、产品保修卡 一份
上个月,云集全球高科技的杭州·云栖大会刚刚落幕;10月11日,杭州“打造各地数字经济一城”启动仪式又在云栖小镇举行。
短短几年间,云栖小镇见证着一个个被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的“新杭州故事”:传统产业携手数字经济,催生“新制造”;移动支付、移动办事日益便捷,给民众生活带来新变化;当绿色成为发展主题词,便有了城市乡村共美、市民农民共享幸福的“新风景”。
回望本世纪之初的杭州,纵有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发展的脚步并不从容:自然禀赋受限、转型升级艰难、环境容量不足……“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倒逼杭州不断思考变革。
应该优先发展什么?现在受制于什么?如何突破瓶颈?如何抢占制高点?
杭州厘清思路:走驱动发展之路,以数字经济为主线,全方位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协同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让杭州成为创业的“天堂”、和谐发展的“美丽样本”。
以驱动发展
对杭州许多企业来说,从“一片云”上能清晰看到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核心引擎”的澎湃动力。
“做了几十年轮胎,如今通过数字技术让沉默的生产数据‘开口说话’,我们找到了一个‘金矿’。”国内的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与阿里云合作,企业“上云”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正在显现。中策橡胶副总经理张利民说,像橡胶密炼这个核心生产环节,以往能耗高、次品率高;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找到不同胶种优化配置的制造参数,现在产品平均合格率提高了3%至5%。
像疫苗等医药产品,冷链运输时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至8摄氏度内。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把移动物联网技术用于冷链监测,在“云上”全程实时监控,每5分钟测一次温度,一旦发现温度异常,云平台马上发出报警信号,温度监测精度能达到0.2摄氏度以内。
目前,像这样的“上云”企业,在杭州已有7.4万多家。通过这“一片云”,推动转型升级及降成本、增效益。
从本世纪初提出“天堂硅谷”战略,大力发展信息软件、网络设备、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到2014年在各地率先实施信息经济“一号工程”,杭州一直在探索驱动发展的转型道路。
在研究者看来,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亮点和优势在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非厚此薄彼、此消彼长,而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并进齐飞、良性互动。
杭州不光有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安防等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产业集群,有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站上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高地;还有嫁接了数字经济的传统产业,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ET工业大脑”,从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之路越走越宽。
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奥电梯,让传统电梯制造行业不再“传统”:智能电梯有“聪明的脑袋”,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乘客身份,送达想去的楼层;有“智慧的眼睛”,通过监控人流拥挤程度,提高运行效率,分析隐患。不久前,西奥电梯还与阿里云合作,将共同打造“会思考、有温度”的个性化、定制化智能电梯。
数字经济助推经济增长、产业转型。2017年杭州市数字经济实现主营收入8936亿元,增长28.6%;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3216亿元,已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长,占GDP比重达25.6%。